|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安恩溥传之青少年时期

安恩溥传之青少年时期

关键词:镇雄历史,镇雄人物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镇雄人物志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ynz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2628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历史时期之一。
时势造英雄。在这动荡不安的岁月中,滇东北偏僻的昭通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政治风云人物。这批人物中,有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罗炳辉将军,中共早期高层领导刘平楷烈士,还有左右整个民国年间云南政局,在云南叱咤风云的唐继尧、龙云、卢汉等人。安恩溥先生是这批政治风云人物中的一个,他自1916年投笔从戎,参加护国军后,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逐步成为滇军高级将领之一,于1926年起到1943年的18年中,先后在滇军中担任过副团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务,并率部北上抗日,转战于湘鄂赣间,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又驻守南滇,与日寇抗衡。此后,他放弃了行伍生涯,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南京立法院委员、云南省民政厅厅长兼省训团教育长。
在安恩溥等人的策动下,云南起义后,他又先后担任过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行政处长、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委员、云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并于1950年继续担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至1958年。
安恩溥严于治军,肯为地方办实事,为政清正廉洁,深为世人所称道,因此,当时有将其指挥部称“大成殿”者,有称其为“安青天”者。不管这些称呼是否科学,但,谁为民为国办了好事,那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点,人民也是不会忘记他的,在他千秋之后,这一点更能显示出来。
“人生在世何所似,恰似鸿瓜留雪泥”,安恩溥先生能在老百姓中留下一个好名声,仅仅有这样一点,他也应该是十分满足的了。
 
一、青年时期
 
(—)
 
安恩溥,彝族,原名安德鸿,后更名为安德化,字恩溥,云南省镇雄直隶州上南五甲(现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场坝乡麻塘村)瓜竹沟(花竹沟)人,清光绪二十年四月初十日(1894.5.14)生。
镇雄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北麓,襟黔带蜀,东北角的德隆,东连贵州林口,北邻四川水潦,素有“鸡鸣三省”的美称。镇雄是云南的第一大县,全县总面积为3698.14平方公里,境内山峰林立,雄关遍布,沟壑纵横,道路崎岖。赤水河、白水江、翟底河、筒车河穿流于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间,流水湍急,喧豗雷动,蜿蜒曲折数百里,滚滚滔滔,流人长江。
镇雄是祖国西南的一块文明古地。从现在镇雄境内已出土的人类犬齿、新石器时期的石斧、西周时的青铜斧、西汉五铢钱等证实,镇雄历史悠久。据考证,镇雄古为屈流大雄甸,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属南广,隋唐时期属协州,后改为芒部,宋时属西南蕃部都大巡检史司,元置芒部军民总管府,明嘉靖五年改为镇雄府,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次年降为镇雄直隶州,民国二年又降为县,并从镇雄先后分出彝良、威信两县。
彝族是镇雄最古老的居民。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当时有人口1014833人,其中彝族62920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6.7%,是全县少数民族最多的民族。远古时期的彝族先民以狩猎和游牧为生,到处迁徙。据彝文古代典籍《西南彝志》记载,早在彝族六祖分支之前,彝族的尼能、实勺等著名部落便活动在滇中、滇东北一带。彝族先民还在西南组织了“夜郎国”,《贵州通志•前事志》中说:“夜郎之为国,不知何姓,其先亦不知何始。或曰周武王伐纣,卢人从之,卢即唐之泸;夜郎直其南,殆卢夷之属国也,至周末夜郎始著。”据有关史学工作者考证,镇雄当时属夜郎国势力范围。
“六祖分支”是彝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四川大渡河以西广阔地区史称“旄牛徼外”,是彝族先民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末,彝族先民在部落酋长希慕遮率领下迁入四川中部地区,其后人在金沙江流域繁衍。据大量彝文典籍记载和史学工作者考证,西周末年,由于长江流域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居住在金沙江流域的彝族部落向各地迁徙,其中一部在酋长仲牟由(又译为笃慕,希慕遮第三十世孙)率领南下到“木雅洛宜山”,即今乌蒙山区的“洛宜山”,并以此为中心,占据了东川、会泽、禄劝一带。仲牟由六个儿子——彝族六祖强盛起来,分为六个大的支系,并逐步向外扩展,占领了西南广大地域,其幼子慕济济在滇东北一带发展,为六部中的默部。
东汉初年,慕济济十九世孙勿阿纳率部由东川迁徙到南广鹿里(现镇雄境),征服附近土著,并沿六冲河(乌江源头,在镇雄境)扩展到黔西北一带。东汉末期,勿阿纳第四世孙勺雅妥(汉文献记载为“阿统”)以其长子妥芒布(又称芒布、莫哺、妥蒙、妥孟)分管赫默仲显(今镇雄一带),幼子妥阿哲(又称阿哲、火济、妥孟)分管水西(今大方、黔西一带)。蜀汉期间,妥芒布、妥阿哲兄弟助诸葛亮南征孟获有功,封妥阿哲为罗甸王,世长水西,为水西安氏之祖;妥芒布世长镇雄,为镇雄陇氏之祖。
相传,安恩溥祖上是湖南南部著名的彝族土司之一,其彝姓为“哪诺”,明朝嘉靖年间改土归流,“哪诺”等几家居住在湖南的彝族土司起兵反抗,失败后退到湘黔边界。此后,明王朝改剿为抚,准予保留其土司称谓,并分别封官赐姓,“哪诺”家赐姓为“安”,封于贵州水西。清雍正年间第二次改土归流,安氏又起兵反抗。在由汉至清的漫长岁月里,川滇黔边区土司世代为亲,安氏起兵反抗失败后,便逃到滇黔边界的镇雄州场坝一带。现镇雄县场坝乡有个叫营盘的地方,当地人又称之为安家营,相传即为安氏之祖迁到镇雄时的驻地。
俗话说,货离乡则贵,人离乡则贱,安氏逃到镇雄后,无异于寄人篱下,当日土司的显要地位已不复存在,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地位也日渐低下,到安恩溥父亲一代,虽依靠祖业过着还算富裕的生活,但却无权无势,常受地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欺压。
 
(二)
 
镇雄有“穷不离猪,富不离书”之说,为了摆脱被欺负的地位,安恩溥父亲将希望寄托在四个儿子的身上,并把他们都送到乡间私塾中去读书。此后,安恩溥弟兄果然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殷切期望,除安恩溥外,其胞弟安纯三投军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等职务,并于解放前昔当上了国民党昭通专员公署专员兼昭鲁会巧剿匪指挥官;同父异母的三弟安德芳在家,四弟安德馨也投军,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职,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安恩溥还未满6岁,父亲就把他送进了私塾。幼年的安恩溥看到父亲经常遭人侮辱,心中十分难过,因此,下决心要发奋图强,读书练武,成为文武全才,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正如他在后来总结时所说的:彝族有点祖业,但文化落后,改土归流后官场无地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做官,和统治者竞争。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安恩溥学习刻苦努力,数年之间,读了不少经史著述。
安恩溥13岁时,母亲陇老夫人病故,其父无力续弦,便到族间入赘。
随着新学的提倡,镇雄州于宣统元年(1909年)开设高等小学1所,初等小学8所。已不满足成天学习传统经史教材的安恩溥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立即与父亲商量,进城应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等小学,成为镇雄州高等小学第一届学生。在学校中,安恩溥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逐步改变了对宇宙、对人生、对命运等问题的看法,进一步树立勤奋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思想。
安恩溥在镇雄州公立高等学校读书期间,正是辛亥革命这一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的时期。同盟会成立不久,孙中山在指示四川主盟人黄树中时,便高瞻远瞩地向黄树中强调指出,扬子江流域将为中国革命必争之地,四川位于长江上游,要他“及时图之”。此后,同盟会会员在四川江油、泸州、成都、叙府(现宜宾)等地发动起义。
镇雄州地处川滇黔边区,与叙府、泸洲等地一衣带水,毗邻相依,镇雄的居民,不少就是清末由川南一带迁入的,他们的亲戚朋友,多在川南,因此,镇雄人在思想上、风俗习惯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深深地受着四川的影响。民主革命运动在四川如火如荼,镇雄不少青年人受到影响,便纷纷外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参加了反清斗争。在这些外出的青年中,张邦翰先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便在越南河内加入了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先生,奔走于南洋群岛及香港、澳门之间,鼓吹革命;彭肇康、蒋文华等人于宣统元年(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期间,受到李根源等人的影响,也先后加人了同盟会云南支部,并把《云南》、《革命军》等进步书刊传到镇雄,使镇雄的进步知识分子进一步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早已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不满的镇雄进步知识分子,也在镇雄积极参加民主革命,开展反清的宣传,组织反清的斗争。1911年,镇雄州学正李南斌暗地与县城王慎修等百余人联系,歃血为盟,发誓效忠同盟会,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民国。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云南重九起义后,王慎修等举义旗,将知州陆飞鸿赶走,此后,又在镇雄传播革命思想,宣传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并组织学生捣毁庙宇神像,破除封建迷信。
安恩溥在学校受到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了实践教育救国之路,1913年,年轻的安恩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放弃原来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思想,考入了昭通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完全科,准备学成归来,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1913年3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倒行逆施,专制独裁,出卖祖国利益,并于1915年12月恢复帝制。为了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蔡锷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发起了以反袁讨逆,拥护共和为宗旨的“护国战争”。
1916年初,安恩溥经杨鉴涵、高竹溪介绍在昭通参加了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是民国初年的资产阶级政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1914年7月在日本召集部分国民党党员组成,重举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立完全民国为目的”。安恩溥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后,积极参加反对帝制,恢复共和的活动。正在这时,护国军先锋第一军第一梯团经昭通人川,昭通大批热血男儿自动相约前来,要求人伍当兵,安恩溥就是其中的一个。经过严格挑选,安恩溥等数十人被选中并作为后备队编人第一梯团,参加护国战争,随军人川1月中旬安恩溥在川滇边参加了滩头、黄桷树、横江、安边等地的战斗后,随军乘胜向叙府挺进,于1月21日进占叙府及其附近的宗场、后沙场。本月底至次月初,安恩溥随军参加了悲壮的叙府争夺战,将五倍于护国军之敌击退,沉重地打击了袁世凯部。
由于安恩溥工作努力,作战勇敢,先后在第一梯团被提拔担任募兵委员、排长、连长等职务。
护国战争结束,唐继尧控制了云、贵两省后,企图进一步向四川发展,把四川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由此引起了川滇黔三省军阀混战。此后,唐继尧又以响应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为名,发动了“靖国战争”,安恩溥参加了靖国之役,并于1918年在当地参加了与革命党有一定联系的、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性质的民间团体哥老会,利用这一群众组织,在群众中开展宣传进步思想的活动。
1919年7月,安恩溥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为讲武堂第14期学员。安恩溥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期间,结识了此后云南最为显赫的人物——龙云。此时,龙云在云南大都督唐继尧部任 攸飞军大队长,攸飞军是卫护唐继尧安全的警卫部队,地位和生活待遇都优于别的军队,唐继尧委龙云为佽飞军大队长,充分表现了唐继尧对他的信任和重用。因安恩溥参加过护国战争,龙云是昭通人,与安恩溥有同乡之谊,又同为彝族,相互之间建立了友谊,在龙云的建议下,学校免去了对安恩溥的实兵指挥考试。此后,安恩溥又不断得到龙云的关照,逐步成为云南民国时期党政军中的显要人物之一。
1921年初,安恩溥毕业后在滇军十三团中任连长。由于唐继尧下野,龙云等部在云南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并担心顾 品珍对自己不利,本年秋,龙云等部以响应孙中山护法,讨伐陆荣廷桂军的名义进兵广西,安恩溥随龙云出师,参加了攻克柳州之役。广西平定后,孙中山计划重整护法旗鼓,北伐中原,但,唐继尧不顾大局,于1922年春率龙云等部回滇与顾品珍争权,并将驻柳州的滇军4000多人编为4个军,安恩溥部隶属于龙云为代理军长的第一军。
唐继尧“二次回滇”,重掌云南政权后,委任龙云为第五军军长,安恩溥相继担任第五军十六团参军副官、营长等职务。1923年,安恩溥又任滇东镇守使少校副官,并于1925年参加滇桂战争。
 
(四)
 
1927年云南“二六”政变后,龙云成为云南首屈一指的显赫人物,安恩溥也得到提拔,相继担任了滇军第五军七旅十三团营长、中校大队长、副团长等职务。
同年,胡若愚发动“六一四”政变,囚禁龙云。不久,卢汉等人反攻昆明,原第五军改为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旅改编为师,团改编为旅,营改编为团,其第二师师长为卢汉,安恩溥任二师二旅六团团长,并参加在祥云、禄丰一带与胡若愚、张汝骥的激战。
龙云击败胡、张在云南重新得势后,安恩溥等人打算组织彝族团体,并与云南的显要人物陆亚夫、卢永祥、禄国藩等人聚会。聚会中他们追述了彝族悠久的历史,认为彝族是庄踽人滇之前来自楚国的竹王后裔,相传楚国有女浴于沅水,见一竹筒在水上飘浮,扣之有五音之声,便泅携上岸,剖而视之,系一男性。孩子成人后,力大无穷,率众攻占苗人先据有的黔地,进而占领了云南,号称竹佉王,臣服于周。
竹王后裔与中原信使往还,至汉不绝,而汉时著名的史学家班固、班昭,外交家班超的先祖,皆竹王后裔又回中原的人。他们认为今滇东北苗人仍称彝人为老汉人,意即后来侵略苗人的是汉人,先来侵略苗人的是彝人。过去彝人自称“溜叟”,因彝人习用鼎炊为食,后来一般人和汉人都称彝人为爨人,到晋时彝人之首为爨王。“夷人”之称,系历代王朝歧视的称谓,后来彝人中懂汉字者强为解释,说大人背弓为夷,是尚武,于是就安于“夷人”的称呼了。
聚会中指出彝族有自己的文化和丧葬祭祀习俗。他们认为彝文是与仓颉同时的佉卢所造。仓颉造字直书右行,流行于黄河流域,佉卢造字直书左行,流传于长江流域,单字很多,比汉文难学,但,司祭祀的毕摩、巫师等世袭专业者必学。黑彝尚学,其上层也有通彝书的。彝族典籍多系抄录本,分为历史、礼仪、祭祀三类。彝历法“建子”,阴历十月初一过年,每年节日,多同于周正,婚丧冠祭,近于周俗,婚嫁纳采、纳聘、迎亲的仪式,多似礼仪所载。
通过聚会交谈,他们认为彝族既然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便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必外求。尚始祖,尊先师是彝族的传统,竹王是彝族的始祖,佉卢是彝族的先师,彝族人家堂屋正中供祖先,右角高处设有佉卢位,过节一同献食奠酒致敬。他们计划组织“竹王会”,“佉卢学会”。后来“竹王会”和“佉卢学会”虽因意见分歧未能组织,但在龙云统治云南期间,却逐步形成了以龙云、卢汉为首的“龙、卢、安、陇”四大家族,他们都是彝族(黑彝)上层,是龙云统治云南时期的军政上层集团,掌握着云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安恩溥成了“四大家族”中安氏家族的代表。
 
 
 
 
安恩溥年谱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诞生
5月14日生于云南省镇雄县场坝瓜竹沟彝族家庭。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6岁进私塾读书,学习刻苦,几年之间,读了不少的经史著述。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3岁母亲陇老夫人病故。
1909年   (清宣统元年己酉)15岁以优异成绩考人高等小学,成为镇雄州高等小学第一届学生。
1910年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17岁在辛亥革命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19岁考入昭通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完全科学习。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22岁
1月初在昭通参加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扫除专制政治,建立完全民国为目的的中华革命党,积极投入反对帝制,恢复共和的活动。
1月上旬参加护国军,编人护国军第一军第一梯团后备队。此后,随军人川,参加了滩头、黄桷树、横江、安边战斗及叙府争夺战,先后担任募兵委员、排长、连长等职务。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24岁在四川参加了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性质的民间团体哥老会。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25岁
7月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为讲武堂第14期学员。在此期间,结识了龙云。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27岁年初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任滇军十三团连长。
秋参加护法战争,随军出师广西,参加了攻克柳州之役。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戍)28岁
春随军回师云南。唐继尧“二次回滇”,重掌云南政权后,委任龙云为第五军军长,安恩溥相继担任第五军十六团参军副官、营长等职务。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29岁
本年任滇东镇守使少校副官。
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31岁
参加滇桂战争。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33岁
春云南“二六”政变后,龙云成为云南首屈一指的显赫人物,安恩溥相继担任滇军第七旅十三团营长、中校大队长、副团长等职务。
夏云南“六一四”政变后,龙云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军长,安恩溥任二师二旅六团团长,并参加了与胡若愚、张汝骥的激战。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34岁
1月龙云任云南省省主席,第十三路军总指挥。
冬中共会泽地下党按云南省工委指示,成立云南救贫义勇军第一师,其第二路军由中共会泽县委书记蒋开榜率领在会泽一带活动。
本年安恩溥相继担任了云南省军需局局长、补充大队大队长。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已)35岁
△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暂编第一团团长。
△奉命驻防滇川康黔四省交通枢纽昭通,除军务外,
还兼管昭通所辖11县的政务,并兼任国民党昭通县党部委员。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36岁
8月通过实地考察,召集绅民会议,决定修浚昭鲁大河。
本年率部清剿到川滇黔边区活动的土匪武装。
△任二旅旅长。
△为严明纪律,端正军风,制定“三训”(诚字神圣,勤字万能,我字万恶)、“三诫”(戒吹、戒赌、戒嫖),严格训练部下。
1931年(民国二十年辛未)37岁
春决定疏通利济河(荔枝河),工程完成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昭通坝子饮用水污染问题。
8月昭鲁大河治河工程基本结束,《民国昭通县志稿》称:“迄于今日,昭通西南两区一带水淹洼地悉得栽种,即遇大雨亦无浸患之虞,造福桑梓,增加农产,厥功匪浅矣。”秋“九一八”事变后,云南救贫义勇军第一师更名为云南反日义勇军第一师。
本年创办昭通民众实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垦观音寺荒地、办电灯厂、采矿等项目。
△开展昭通城市建设工作,在此后几年中相继扩宽昭
通主要街道——陡街,兴建西大街,环城马路及十字马路,扩建迎丰桥,修建北兵营,使昭通“铺面尽改西式,街道宽平”。与此同时,还率部修筑了昭通到郊区的重要风景点大龙洞大道。
△倡导建成元宝山体育场,并命名为“逐日运动场”。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38岁
2月捐资3000元,集资1000多元对昭通市区内唯一的公园“清官亭”进行大规模修整。
5月云南省政府下令揖捕反日义勇军第一师师长蒋开榜。
10月作《改建清官亭序》,告诫后“官斯土者”,“严夜暮之戒,绝苞苴之行,勿欺己以欺民,勿罔法以害众”。
本年杨伟贤(中共党员)、王兴书先后参加云南反日义勇军,分别组织义勇军第四路军、第五路军,在川南与滇东北交界处活动。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39岁
7月底派二旅龙营、常营到川滇边“进剿”云南反日义勇军第四路军,并于11月底将第四路军击溃。
11月蒋开榜被捕,云南反日义勇军第一师停止活动。
年底电灯公司80KW蒸气发电机安装完毕,投产发电。
本年安恩溥按云南省政府通令,率部到盐津,将反日义勇军第五路军击溃。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甲戍)40岁
10月安恩溥按龙云指示,命令各县修筑城池碉堡,训练团队,编联保甲,清查共产党活动,防止红军一方面军长征人滇。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41岁
2月初至5月初率部参加堵截尾追红军。
夏委派镇雄独立营营长陇承尧为镇、彝、威三县民团
指挥,并派三团十一连、彭勤营和万保邦团参加对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第一次三省“会剿”。
本年观音寺荒地开垦结束,总投资八万多镍洋,年可收谷三千余石。
△建“新民村”,开展移风易俗。
△建立煤矿,开发铁矿。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42岁2月率二旅三团并征民工修筑昭威公路,次年9月完成路基工程。与此同时,还修筑了昭通至新民村的乡间公路。
3月至4月率二旅参加堵截尾追红军二、六军团长征。
下半年派彭勤营、补充队、田营与镇雄独立营一道参加对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第二次三省“会剿”。
1937年(民国十六年丁丑)43岁
8月任中国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一二八师师长。
10月8日率部为六十军先头部队出滇抗日,步行47日,跋涉4000余里,抵达长沙。
12月中旬离长沙到南昌,此后,又到孝感整训部队。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44岁
春到武汉将官班珞珈山训练团受训。
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参加著名的台儿庄会战。
夏六十军与五十八军、新三军合编为第三十军团,(此后又改编为第一集团军),安恩溥任六十军军长。
11月参加崇阳之战,阻击南下日寇。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已卯)45岁
2月参加南昌会战,在赣北奉新、靖安、安义等地与日寇激战。此后,在高安、万寿宫一带与日寇长期对峙。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46岁
9月日寇大举由越南海防、谅山向河内前进,图谋入侵滇南,策应南下日寇。
11月下旬为巩固边防,滇军作战军总部改为第一集团军总部,下设第一路、第二路军指挥部,安恩溥兼任第一路军指挥,下辖六十军和云南新编的一、三两旅。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己)47岁
驻越日寇调动频繁,滇南的蒙自至屏边一带成为日寇主攻方向。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48岁
年初安恩溥率六十军自江西返回云南。2月,到滇南蒙自,此后率一路军在河口红河以左的大小密麻,蛮耗、屏边至滇越铁路车站大树街一线驻防,阻止日军由滇南北浸。
本年滇南有备,日寇将主力转移到缅甸进犯滇西,滇南无战事。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49岁
辞去一路军指挥、六十军军长职务。到重庆陆军大学学习。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乙酉)51岁
10月蒋介石发动倒龙政变,改组云南省政府,将龙云挟持到重庆,任命卢汉为云南省主席。
△安恩溥毕业回云南,不愿随军参加内战,暂栖昆明,静观时局变化,并常到重庆看望龙云,交换对时局的看法。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53岁
年初参加云南人民实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选举工作,使选出的董监能听卢汉指挥,使卢汉对云南的财经得到确实的掌握。
本年参加云南第一区立法委员会竞选,当选为南京立法院委员。此后,利用到南京开会之机,长期逗留,与被软禁在南京的龙云保持密切联系。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54岁
9月卢汉到南京,要安恩溥回云南协助工作。
12月安恩溥取道香港回云南,与逃脱软禁,寓居香港的龙云商谈争取云南起义问题。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己丑)55岁
2月1日担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此后,积极投入到协助卢汉起义、作好起义的准备、选派各县县长、整顿机构、培训骨干等重要工作上。
9月9日卢汉在蒋介石的逼迫下开展“九九整肃”。安恩溥因被蒋介石列为整肃对象,“九九整肃”开始后,书面呈请辞去本兼各职,听候处理。
10月底奉准卸去民政厅厅长、省训团训导长职务,并留昆明继续协助卢汉策动起义。
12月9日卢汉通电起义,安恩溥任临时军政委员会委员、行政处长。
1950年56岁
年初积极投人维持社会秩序、昆明保卫战和迎军接管的准备等工作,担任云南欢迎人民解放军莅昆大会筹备会主席团成员。
2月20日解放军正式举行进昆明的人城仪式。
4月任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并继续担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至1958年9月。
6月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
1954年60岁
4月任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云南省人民委员会
员。
1956年62岁加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担任民革云南省委员会委员。
1958年64岁
9月被错划为右派,撤职降级,调省政协工作。
1961年67岁
摘去右派帽子,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工作。
1965年71岁
12月25日因病在昆明逝世,此后,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于1980年9月3日对他被错划为右派和受到的错误处分作了彻底的纠正。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在滇军中的工作》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昆明起义》
中共党史资料丛书:《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史》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志•民政志》
中共镇雄党史征集研究室:《红旗卷起农奴戟》
梁寒冰、魏宏运:《中国现代史大事记》
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一编)
李新、陈铁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伟大的开端》
 
安恩溥:《顾品珍之死》
安恩溥:《我所了解的龙云统治集团中部分彝族上层人物的活动情况》
安恩溥:《滇军第三纵队追堵红军的经过》
安恩溥:《抗日战争中第六十军一百八十二师在台儿庄作战的经过回忆》
安恩溥:《龙云在云南起义前的活动》
安恩溥:《卢汉在云南起义中》
谢本书:《龙云传》
谢本书、宋光淑:《共和再现——云南辛亥起义和护国首义》
江南(美):《龙云传》
 
王复政:《昭鲁河治河史志略》
周军:《安恩溥与昭通建设》
贺以明:《安恩溥二三事》
昭通文史资料编辑室:《清官亭史话》
中共会泽县委党史办:《蒋开榜》
郭玉豪:《杨伟贤烈士传略》
黄永明:《彝良忠魂——记五路军救贫义勇军司令王兴书》
常绍群、王伯勤:《滇军两次堵截红军情况》
 
卢汉:《第六十军血战台儿庄》
侯兴福:《滇军血战台儿庄》
孙代兴、吴宝璋:《团结抗战——抗日战争中的云南》
谢本书:《武汉保卫战与中条山保卫战中的滇军》
杨维武:《龙云与云南抗战》
李安民:《滇军出省抗战》
白肇学:《六十军的编成和参加鲁南抗日战役述略》
高蕴华:《六十军在鲁南抗日简述》
常绍群:《禹王山守卫战》
李世英:《滇军血战台儿庄片断》
陈义华:《忆台儿庄近郊追击战》
余建勋、杨炳麟:《陆军第六十军血战台儿庄》
李庭珍:《我参加台儿庄火石埠的一次战斗》
鲁元:《国民党五十八军及十一兵团简史》
严中英:《抗日战争时期防守滇南第一集团军》
杨鲁:《我的抗日回忆》
 
张增智:《龙云在解放战争时期》
杨鹏:《云南起义前后的回忆》
龙云:《抗战前后我的回忆》
龙泽汇:《我在云南和平解放前后》
杨振翮:《卢汉与云南省训团》
卓立:《回忆云南亥佳起义》
谢崇文:《云南起义前前后后》
杨维武:《卢汉与昆明起义》
 
安国华:《近代彝族名人录》
安肇敏:《安恩溥生平传略》
项国香:《安恩溥》
段富华:《关于安恩溥的回忆》
陇家宽:《安恩溥轶事》
许鹤芝:《安恩溥二三事》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619412433 传真: 邮箱:549494058#qq.com
地址:云南省镇雄县南翔路中段 邮编:657200
Copyright © 2004-2024 镇雄猫猫抓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